衡宁律师事务所全天候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动态

帮助每一位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
您当前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公告】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

来源:衡宁律师事务所 日期:2021-11-29 20:34 浏览:   栏目:动态

【公告】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图1)


编者按

2021年11月27日下午,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会在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楼B215成功举行。“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旨在鼓励和加强我国法律援助援助制度的相关研究工作,旨在奖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鼓励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覆盖过去两个自然年度(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从2021年7月23日正式发布评选公告,截止2021年9月17日(以邮戳时间为准)。 


为了凸显评选活动的学术性、权威性,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专家委员会由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八人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评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东同志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根据本届优秀成果的申报情况,评审专家委员会决定:第一,未公开发表的调研报告,不列入评审范围;第二,本届评审不区分论文、著作的成果类别;第三,根据申报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及应用价值,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根据申报材料,并经评审专家委员会的一致同意,决定评审活动分为作品初审、集体评议、无记名投票三个环节。


在初审环节,评审专家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及其关联性逐一进行了资格审查和表决。之后,评审专家从作品立意、研究方法、文字表达、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讨论与综合评价。在集体评议基础上,根据“公正公平、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的获奖作品。


现将获奖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期七天(2021年11月29日-2021年12月5日)。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legalaid@cupl.edu.cn。


获奖名单

【公告】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图2)


评审专家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专家委员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建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鹤喃  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进喜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宏耀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立梅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  铮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公告】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图3)

樊崇义,汉族,河南省内乡县人,194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后又被评为我国“百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历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首任院长、名誉院长。独著、主编学术专著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以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项目等。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首席专家”、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监狱学会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邀执法监督员,司法部公证律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执法监督员。曾兼任教育部法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行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樊崇义教授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以及司法制度研究,率先从诉讼原理、诉讼认识论高度探索刑事诉讼哲理思维;积极倡导并尝试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其中,法律真实理论促进了我国刑事司法理念和证明标准的现代转型;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实证研究成果被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证据制度研究均有创新成果,为我国司法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告】第二届“樊崇义法律援助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图4)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