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10点,衡宁律师事务所响应号召,组织全所律师参加北京市律师协会通过“京律学苑”对全市律师开展的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培训。本次课程由北京市律协惩戒委员会副主任孙红延律师主讲,题目是:以案为鉴、规范执业和行为。课程结束后,参加学习律师通过线上线上两种方式交流了心得体会。
孙红延律师从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常见违规行为、对投诉(调查)程序的几个误区、被投诉(调查)了该怎么办等三个方面讲授了本次课程内容。
首先,孙红延律师列举了10种律师常见的违规行为和9种律所常见的违规行为,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相应规章制度和处分后果。
根据实践经验,孙红延律师总结了律师对投诉(调查)程序的几个误区:主体资格并不限制于合同当事人;律师协会可依职权主动调查,不限于被动受理;律师协会的调查是一种全面调查,不受投诉内容的限制;投诉时效是行为发生之日起两年内,不同于民事诉讼时效,此外还有例外规定。
面对被投诉(调查),律师应该如何应对?孙红延律师认为,律师一方面应当配合调查、积极申辩,另一方面也应当认真反省、及时纠错,同时投诉(调查)程序也是一个寻求和解,平诉止纷的好机会。
最后,孙红延律师强调,律师要加强对执业规范的学习,以案为鉴,避免出现不规范执业行为。
课程结束后,大家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交流,更加深化地理解了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巩志芳律师表示,衡宁所将以本次学习为契机,持续开展律所的规范化建设、业务管理、风险防控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深刻领会《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文件规定,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行业公信力,维护律师事务所乃至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
衡宁所创始合伙人常铮律师在总结中强调,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始终坚守忠诚、为民、法治、正义、诚信、敬业的道德规范,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执业修养,珍视职业声誉。
通过本次学习,全所律师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本次课程中的案例为戒,时刻警示自己要尽职尽责、坚守初心、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执业行为,成为一名合格有为的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