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当天,周口市公安局文昌分局对外发布警情通报,正式披露了这一案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已有许多公检法机构的官方微博转发关注。此外,许多明星大V也进行了转发关注,这个男婴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而5月20日“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有了新进展,媒体报道该事件系男婴母亲因家庭矛盾,和其亲友策划“自导自演”。目前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婴儿的母亲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过后也将受到处理。
如今孩子在每家每户都是个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家家都是重中之重,每个人都格外的上心。但是那些利用孩子虚报刑事案件的人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虚假报警会受到什么处罚??
家庭矛盾应由家人之间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寻求社会组织或司法机的协调和帮助。周口母亲及家人“自导自演丢婴儿”报假警的行为浪费大量司法资源,消耗一线公安民警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当地公安正常案件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的适用上,男婴母亲明知是虚假的、提前导演的行为,却向警方声称自己晕倒儿子丢失。为寻找男婴,这一虚假的警情,随着公安机关的披露,被当作真实信息在社交和媒体平台进一步发酵传播。此时,男婴母亲及其一方的其他亲朋参与者,明知虚假,而任由其无限传播,并因此造成严重、不良之后果,这显然不是行政拘留所能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