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群众提出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过去未满14周岁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随着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岁后,意味着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能要付法律责任。12岁打架斗殴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在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一条第三款,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从这一规定来看,已满十二周岁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也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仅限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这两个罪名,同时从行为和结果也做出了限制,必须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在满足前述条件后,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就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已满12岁打架斗殴造成他人死亡、严重残疾的结果,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当然如果不符合情形的,则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是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第二,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答案是可以,对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
未成年罪犯能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即可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其减刑的幅度可以适当放宽,间隔的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假释。未成年罪犯如果在服刑期间已经成年的,对其减刑、假释可以适用上述规定。
总结:
综上所述,已满12岁打架斗殴造成他人死亡、严重残疾的结果,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重点查明年龄是否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未成人罪犯同样可以适用减刑、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