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宁律师事务所全天候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刑事知识

危险物品肇事罪怎么处罚,投放危险物质罪认定

来源:衡宁律师事务所 日期:2022-11-30 11:03 浏览:   标签:危险物品肇事罪投放危险物质罪

一、危险物品肇事罪怎么处罚?


1、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其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对于违反危害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贡任。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区分危险物品肇事罪与过失爆炸罪的界限


过失爆炸罪发生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生产生活安全所致。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发生,则是因为行为人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换句话说,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有特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根据规定,危险物品肇事罪在使用方面,表现为不按规定的剂量、范围、方法使用或者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行为人只有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在其他场合发生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重大事故,则不构成本罪。


三、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标准是什么?


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核心在于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具体来说:


1、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


2、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


4、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


(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


(2)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


(3)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四、怎样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转化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