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依据法律相关规定,是剥夺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是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目前我国对于重大犯罪案件,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当事人,仍可能会判处死刑。那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的当事人,需要请什么样的刑事律师?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介绍。
一、死刑案件当事人是否必须请刑事律师?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必须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没有委托的,法院也会依法指定。
二、刑事律师在办理死刑案件应注意哪些方面?
1、被告人是否有法定从轻或减轻的情节。
2、被告人是否有酌定从轻或减轻的情形。主要有退赔赃款、民事赔偿、悔罪表现、积极坦白罪行、初犯等。
3、伤害类犯罪的被害人是否有过错。
4、口供是否有刑讯逼供的情形。
5、证人的证言之间的矛盾点。
6、是否有必要对鉴定结论进行重新鉴定。
7、书证物证的原始性。
8、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办案程序是否违法。
三、刑事律师要如何进行死刑辩护?
1、从罪行评价角度说明被告人不应适用死刑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死刑只适用于以极其残忍的暴力手段剥夺他人生命或者造成他人严重残疾的犯罪分子。以此规定为基点死刑辩护
刑事律师应当从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
2、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评价对被告人不应适用死刑
刑罚的本质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刑罚的威慑作用才是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是刑罚威慑作用的充分体现,不适用死刑辩护应充分说明个体是可以接受改造。
3、从矛盾化解的角度评价对被告人不应适用死刑
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一方的谅解。对被害人积极赔偿,并认罪、悔罪的,属于量刑的酌定情节,即便不是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但在不适用死刑刑罚时会被放大,是不适用死刑的重要条件。
总结:
根据法律规定,死刑案件必须要有刑事律师辩护,需要请的刑事律师应该结合案件综合情况,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出发,为被告人争取最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