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刑事案件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人都知道要聘请辩护律师,但是往往案件要临近开庭才反应过来要请律师,其实相对来讲此时请律师的时间已经较晚了,那么什么时候请律师是最好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想委托辩护人,只能聘请律师。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可以自己聘请,也可以由其亲属代为聘请。
也就是说,当事人被羁押之后,就可以马上委托辩护律师介入,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律师接受委托后,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首先对犯罪嫌疑人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被公安机关拘留或逮捕的,此时委托律师,可以安排律师帮忙申请取保候审,那么犯罪嫌疑人则可以暂时不用被关押在看守所内,人身自由不会受限制。同时,在侦查阶段律师的工作就是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包括会见犯罪嫌疑人、让其了解涉嫌犯罪的罪名,对侦查机关是否有违法办案的行为,代为申诉、控告,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等等,都能为犯罪嫌疑人更好的维护合法权益。
而对律师来说,律师早点介入案件,可以早点向侦查机关了解案件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已查明的主要事实等,尽早做辩护准备。甚至有的案件,通过律师了解案件后,发现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相关的律师意见,那么司法机关可以及时撤销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