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宁律师事务所全天候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刑事知识

销售假冒产品如何处罚?

来源:衡宁律师事务所 日期:2019-09-28 11:09 浏览:   标签:
       每年的3·15晚会堪比一场大型的打假现场,曝光的很多产品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所用、所食的,甚至很多人已经深受其害。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有的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有的则果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声讨他们。那么,销售假冒产品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假冒产品,是指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为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等的产品。
 
       假冒产品不是法律术语,其在法律上包括“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和生产厂家)、不合格产品、商标侵权产品及伪劣产品等。销售假冒产品,国家通过《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以及《刑法》等多部法律予以规制处罚,严厉打击此种行为。
 
销售假冒产品如何处罚?(图1)

销售假冒产品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50条的规定,在产品中掺杂、假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56条的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依法主张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的惩罚性赔偿,增加赔偿不足500元的,依500元。若以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方式销售假冒产品的予以严重处罚,即除承担民事责任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者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而且,该法同样规定了经营者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情况分别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刑法》第140、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的藐视和践踏,实施该行为必定会遭受严厉的惩罚。
转化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