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律视微言,我是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的巩志芳律师。今天我们继续来解读刑罚种类之一,拘役。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一男子王某酒后无证驾驶,不小心与张某的车发生碰撞,造成王某受伤,和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被告人王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不承担责任事故责任。同时经鉴定,被告人王某血液中酒精含量超标。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情形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从上述案情来看,王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已经涉嫌了危险驾驶罪,可能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在这个案例中,判处拘役是什么意思呢,这种刑罚又有何特点?
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同时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一,准许其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至二天;二,参加劳动,还可以酌情获得报酬,
问题1:拘役与拘留是一样的吗?有何区别?
看到拘役,有的人可能会想到拘留,这两者其实有很大区别,注意不要混淆。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其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
而拘留又分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两种。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公安司法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暂时性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采用的一种行政性的强制措施,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不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人。
问题2:拘役的地点是哪里?要送到监狱吗?
拘役是由公安机关执行,不押送监狱收监强制执行劳动改造,实践中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拘役犯虽然被剥夺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但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被剥夺自由强制劳动改造不一样,体现在执行机关不是监狱。
问题3:判处拘役可以适用缓刑吗?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适用缓刑,第一,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第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拘役的最大特点是刑期短,一般是在看守所中执行,同时罪犯参与劳动可以酌情获得报酬,有机会回家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