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不仅危害身心健康,还可能毁坏一个家庭,甚至危害国家。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若是吸食毒品,不仅仅会影响他的一生,还会影响国家的未来。那么,为了引导青少年,规范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吸毒须受刑罚处罚吗?跟着小编看看吧。
青少年吸毒要负刑事责任吗?
刑事责任,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在我国,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成为犯罪主体,否则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也相应地适当减轻。
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主要是年龄因素;二是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我国的刑事责任能力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分为4种情况,根据刑法典第17条的规定,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其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同时,刑法还规定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其年龄因素影响而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应当或者可以从宽或者免予处罚。
“青少年”是青春期的年龄,一般定义为中学阶段,即14—19周岁左右。所以哟,根据上述内容可知,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不考虑精神状况)。
对于吸毒行为,我国刑法并未规制,但是在《禁毒法》第26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仅规定了行政处罚。若是吸毒并且持有大量毒品或者参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其他毒品犯罪的,则成立
非法持有毒品罪等相应犯罪。
对于青少年吸毒行为,由于刑法并未规定吸毒构成犯罪,当然青少年无须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无论是出于规制吸毒行为,还是为了教育青少年,都应当给予适当行政处罚,必要时监护人应配合对其进行强制戒毒。另外,对于其他毒品犯罪,14—16周岁的青少年仅对贩卖毒品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6—19周岁的青少年则根据刑法分则规定的相应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分辨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弱,极易被他人诱惑作出不当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国家对青少年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处罚原则,对其危害行为应当从宽或者免除处罚。